第三屆翠屏山文學獎

 

 

經典好書閱讀心得之《嫁一牛車》

     本來我以為這本書只是一篇長篇小說,整本書敘述的是一個故事,但翻開了書皮後才發現,原來這一本書總共包含了十篇短篇小說。當我把整本書全都看完了之後,我對於〈嫁一牛車〉這篇小說的印象最為深刻,因為〈嫁一牛車〉這篇小說的內容和我當初想像的內容有很大的出入,我以為只是一篇單純的「女生要嫁人」的小說,卻沒想到會是篇「為了一台牛車把老婆嫁掉」的小說。

    萬發是這篇小說中的主角,他的命運多舛,是一個可憐人。本來他是一個健康的人,但是因為耳疾加上庸醫的錯誤診治,導致耳朵有嚴重的重聽,或許會有人覺得:「還好只是重聽,並沒有全聾。」,但是對於萬發來說,全聾似乎更加幸福一些!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萬發爲了求得生活上的溫飽,竟然讓別人住進家裡來跟自己的妻子睡在一起,這對於當時那個既傳統又保守的社會來說,是多麼荒謬可笑的一件事情,大家免不了在萬發的周圍指指點點,仗著萬發的重聽,就算是當著萬發的面,還是有人敢取笑他、辱罵他,完全不怕萬發生氣。但是重聽歸重聽,畢竟不是全聾啊,萬發還是聽得見,他聽得見別人對他的取笑,他也聽得見別人對他的羞辱,所以,耳朵要是全聾了的話,萬發走在路上會比較自在些吧,所以對他而言,全聾真的比重聽要來得好過。

    看完這篇小說後,我的心情真是百感交集,對於萬發的作為,我無法很肯定地辨別是非對錯,雖然他不過是想求得生活上的溫飽罷了,但是他的做法惹人爭議。當他因為牛車失控撞死了一個小男孩而被關進監獄的時候,對於妻子的出軌,他只是想著:「至少家裡的妻小還有人照應著。」這是多麼悲哀無奈的一種心情啊!雖然妻子要跟別人共同擁有,卻也因此讓家中的經濟狀況得以好轉,他和妻子、小孩不必再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了。為了能有好的生活,萬發能忍別人所不能忍的屈辱,或許這真的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可是為了能吃得飽、穿得暖,忍受這種屈辱真的值得嗎?當生活真的獲得改善的同時,萬發在村子裡面再也不能抬頭挺胸的走路了,他的心被村裡人們的辱罵和嘲笑劃了一刀又一刀,儘管令人難受,萬發還是維持了這樣的一個生活方式,他在等著時間來解救他,等著時間一久,變得麻木不仁,對所有的辱罵和嘲笑充耳不聞,就當自己真的是聾了,而在這之前,他仍是要因為自己的尊嚴與羞愧心受盡折磨。

    每一個人的價值觀都不太一樣,在看待一件相同事情的時候,會有不同的想法。對於萬發這樣的做法,我不知道別人看了之後,心裡面是怎麼想的,就我而言,我覺得他的做法我可以理解,但卻無法接受。在那樣辛苦的一個年代裡面,萬發家的經濟狀況非常不好,他跟他的妻子早已經餓怕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一個機會讓別人來負擔起家裡經濟的重責大任,萬發和他的妻子怎麼會不動心?更何況人家還頂了「一台牛車」給他,讓他可以靠著自己的牛車去工作,所以萬發會做出這樣的行為來,我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代價,他為了能夠吃得飽、穿得暖,代價就是一輩子被人指指點點、一輩子被人取笑、一輩子在別人的面前抬不起頭來。如果換作是我,我不會和他做出一樣的事情出來,因為我認為心裡面要能過得坦蕩舒適比什麼都還要來得重要,我不能忍受一輩子讓人指指點點地過日子,我不想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心不安、理不得的。即使真的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我還是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定還會有其他方法的,可能這是還不知道現實殘酷的我在癡人說夢吧,但是我寧願抱著一點點希望去找其他的解決方法,也不願讓自己像萬發一樣承受那樣的屈辱與嘲笑,生活得渾身不自在。

    窮困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拿小說中的主角萬發來說,一開始聽見村裡的人在說著妻子和別人的閒言閒語時,他是很生氣的,為了要看住自己的妻子,工作回來的時間都比以前早,回來之後就一直跟在妻子的後面,不讓妻子離開他的視線範圍,這樣才是一個對於妻子出軌所應該要表現出來的正常反應。可是,當他被關進監獄後,一切的情況都不一樣了,家裡的經狀況一向不好,現在他這個經濟支柱又被關了進來,萬發的心裡無時無刻都惦記著家中的情形,怕家裡的日子過不下去,所以當他知道之前和妻子傳出曖昧的那個人回到了村裡,並且住進他的家,照應著家裡時,他的態度再也不像從前一樣生氣,因為情況已經不一樣了,他不得不慶幸還有人可以幫他照顧著家裡,如果說萬發家的經濟狀況還過得去,對於妻子的出軌,他在前後態度上的出入就不會那麼大了。看完這篇小說,我體會到窮困的可怕,有人可以為了脫離窮困而忍受和別人共同擁有妻子的屈辱,任由大家對他的指指點點,可見一個再有骨氣的人都很有可能因為窮困來拋棄掉曾經最寶貴的尊嚴,如果真的已經瀕臨即將餓死的狀態了,所謂的骨氣和生命到底是哪一個比較重要?

    《嫁妝一牛車》這本書的作者是王禎和先生,他是一位非常典型的鄉土作家,看完這本書之後,不難發現他寫的故事都是以市井小民為主角,將他們的悲喜哀愁描寫得活靈活現,為什麼他可以把一般小民的生活和心情刻劃得如此生動?在這本書的後記之中,我找到一句話來當作答案:「作家應該寫最熟悉的東西」,由於是寫自己最熟悉的東西,才有辦法寫出能夠撼動人心、引人共鳴的作品來。就因為王禎和先生是如此真實地寫著台灣社會的種種故事,讓我覺得他的作品很容易親近,或許對於一些不懂台語的人們來說,他的一些描述會有點難懂,可是他所描寫的小說內容是那麼樣的平易近人,像是發生在我們四周圍的事情一樣平凡,而不是既虛幻又遙不可及,就是這樣的平凡深深吸引了我,令我感覺到一部好的作品不一定要有多麼華麗的修辭和詞彙,不一定要有多麼可歌可泣的內容,很多時候,最簡單平凡的,最能讓人感受到原始單純的感動。